我的畢製主題。
這個畢業製作的發想,是想將「一個男孩在種籽的成長經歷」用部落格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大家對「種籽男孩」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
我選主題的過程與轉折。
每次遇到要「選題目」這件事,我總是會比別人慢決定好自己的題目,甚至到最後選出來的題目都不是我真正想做的。別人早就把專題報告的題目選好了,我還在那裡遲遲下不了決定,當別人開始做他的專題報告時,我才覺得我我這個題目不好,想換。
而我這次選畢製主題也是這樣,我本來沒有決定一個明確的主題,只有想要演戲。但要演什麼、要怎麼演這些問題我都沒有想,只覺得學長學姐們在台上演戲很搞笑,所以也像和他們一樣。
但在和婉如(我的畢製指導老師)的多次談話後,我發現演戲並不適合我。因為我發音不清楚、沒有好的劇本。再說,每天中午都要去找人來排我的戲,是一件麻煩又困難的事,沒有人喜歡在玩得正高興的時候被打斷。所以,我決定做可以獨立完成的畢製。
我為什麼選部落格做為我的呈現方式。
我會選部落格做為我的畢製,是因為能幫種籽打廣告。而且我本來就已經有一個舊的部落格,對這方面會比較有經驗。
再說,若是做成一本書,不認識種籽的人可能沒有機會讀到。所以我才會用部落格的形式來呈現我的畢製。
製作過程和心得。
做這個畢業製作,我常常壓力很大,因為要趕很多的文章。而且我寫文章總是會寫很久,這讓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畢製上。
我必須犧牲我玩樂的時間,每個禮拜都很想找朋友來我家玩,卻因為畢製和語文的「雙重夾擊」,使結果常常不能如我所願。從做畢製剛開始,我生活的許多東西都必需要割捨掉。到了學期末,畢製原本快做完了,卻突如其來多了個功課,知道這個消息的我,情緒都快要起來了,難道就不能讓我玩一玩、放鬆一下嗎?
因為寫不出文章的焦慮,再加上想出去玩卻不能出去玩的關係,我的情緒時常處於浮躁狀態。而情緒不穩定,我就會在家裡哀叫,我媽對我哀叫的聲音非常敏感,也非常討厭。所以這也是我們加吵架的循環:我哀→媽媽氣→吵架→最後還是做不出來→我哀。
不過我和我媽雖然常吵架,但就像午後雷陣雨一樣,很快就過去了。我媽也常常笑著說:「我有時候會想,會不會你現在的畢製題目只是個假象,你真實的畢製其實是『如何不和媽媽吵架』…」
其實我媽說對了。做畢製的重點,不在於你「做出」了什麼,而是你「學到」了什麼。我在做整個畢業製作的過程中,學到的是如何和媽媽溝通,還有如何克服壓力。這才是我做畢製的目的:我希望自己可以藉由做畢業製做這件事,了解自己,學會自己不會的東西,做一個比現在更好的我!
4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