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關於阿包的畢製...

我的畢製主題。


這個畢業製作的發想,是想將「一個男孩在種籽的成長經歷」用部落格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大家對「種籽男孩」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


 


我選主題的過程與轉折。


每次遇到要「選題目」這件事,我總是會比別人慢決定好自己的題目,甚至到最後選出來的題目都不是我真正想做的。別人早就把專題報告的題目選好了,我還在那裡遲遲下不了決定,當別人開始做他的專題報告時,我才覺得我我這個題目不好,想換。


而我這次選畢製主題也是這樣,我本來沒有決定一個明確的主題,只有想要演戲。但要演什麼、要怎麼演這些問題我都沒有想,只覺得學長學姐們在台上演戲很搞笑,所以也像和他們一樣。


但在和婉如(我的畢製指導老師)的多次談話後,我發現演戲並不適合我。因為我發音不清楚、沒有好的劇本。再說,每天中午都要去找人來排我的戲,是一件麻煩又困難的事,沒有人喜歡在玩得正高興的時候被打斷。所以,我決定做可以獨立完成的畢製。


 


我為什麼選部落格做為我的呈現方式。


我會選部落格做為我的畢製,是因為能幫種籽打廣告。而且我本來就已經有一個舊的部落格,對這方面會比較有經驗。


再說,若是做成一本書,不認識種籽的人可能沒有機會讀到。所以我才會用部落格的形式來呈現我的畢製。


 


 


製作過程和心得。


做這個畢業製作,我常常壓力很大,因為要趕很多的文章。而且我寫文章總是會寫很久,這讓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畢製上。


我必須犧牲我玩樂的時間,每個禮拜都很想找朋友來我家玩,卻因為畢製和語文的「雙重夾擊」,使結果常常不能如我所願。從做畢製剛開始,我生活的許多東西都必需要割捨掉。到了學期末,畢製原本快做完了,卻突如其來多了個功課,知道這個消息的我,情緒都快要起來了,難道就不能讓我玩一玩、放鬆一下嗎?


因為寫不出文章的焦慮,再加上想出去玩卻不能出去玩的關係,我的情緒時常處於浮躁狀態。而情緒不穩定,我就會在家裡哀叫,我媽對我哀叫的聲音非常敏感,也非常討厭。所以這也是我們加吵架的循環:我哀→媽媽氣→吵架→最後還是做不出來→我哀。


    不過我和我媽雖然常吵架,但就像午後雷陣雨一樣,很快就過去了。我媽也常常笑著說:「我有時候會想,會不會你現在的畢製題目只是個假象,你真實的畢製其實是『如何不和媽媽吵架』


 


其實我媽說對了。做畢製的重點,不在於你「做出」了什麼,而是你「學到」了什麼。我在做整個畢業製作的過程中,學到的是如何和媽媽溝通,還有如何克服壓力。這才是我做畢製的目的:我希望自己可以藉由做畢業製做這件事,了解自己,學會自己不會的東西,做一個比現在更好的我!

4 意見:

生病

我現在剛從醫院請假四小時回家,明天終於要出院了。

說真的,這好像是一場恍恍惚惚的夢。我不知道怎麼生病了,在醫院被照顧著。打點滴、抽骨髓、躺在病床上按時吃藥。

像刮一陣龍捲風,就在我盤算好要如何在種籽的渡過最後一周時,龍捲風把這一切搗亂了。我沒辦法抵抗,乖乖地聽從別人的安排。臨時生了很嚴重的病,沒辦法。

還好龍捲風也很快地走了,我一下子又從重病中康復了。


但是龍捲風造成了混亂與災害,我該如何面對呢?




21 意見:

關於這裡,我想記得的事。

我想記得,夏天的風,

吹拂在我的臉上,炎熱的舌頭

以及紅通通的臉。

我會想念,磅礡大雨,

崩落進泥土中,附帶著圖書館裡的悶臭味。 



我想記得,廣場上整排的單車

其中,我的黃色駿馬 和我有著長征跋涉的情感。

我會想念,新烏路上孤單聳立的電線桿

頭腦不能停下來的我,喜歡每天為他們點名。 



我想記得,學長背後,

依靠著別人的安全感,以及

畢業晚會中不捨的擁抱。

我會想念,認定第一個好朋友的欣喜

一同遊玩打打鬧鬧瘋過種籽的每一個角落。



我想記得,

第一次喜歡上一個女孩,

第一次感覺到被欺騙,

第一次懂得什麼叫做「失去一個人」的痛苦。



我會想念,我許下一個不能說的

秘密,隱藏在交通車倒車的嗶嗶聲。

奮力把球一踢,

幻想可以把球踢到天邊的那座山。  



我想記得,跑到動不了的我

靠在柱子旁休息。很累,但

很痛快!!



我會想念  這裡的藍天  這裡的溪水  這裡的人  這裡的事

想念

站在石頭上 我的遲疑。 

   

我凝視著為了寫作而慢慢變短的這隻鉛筆

我知道 童年就會像這支鉛筆一樣 變短 變短

最後消失



如果當我回到這裡 

發現一切已經不同時,至少

我還有這些美好的回憶

可以記得

可以想念


6 意見:

種籽男孩側寫

   我的畢業製作是「一個男孩在種籽的成長經歷」,然後以部落格的形式,呈現這個主題,讓大家對種籽男孩有更多的了解。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就男生而言,種籽的男生和其他學校的男生有什麼不一樣呢?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會想到的圖像,比較不是在課堂內的,雖然種籽的課堂和其他學校也有一些不同。更為鮮明的圖像就是一些在種籽的空堂時間中所呈現的景象:可以在自己空堂的時間在校園內騎單車、打球、看漫畫、玩講話遊戲,這是種籽的男孩和其他校園男孩相較很大的不同吧?


 


單車男孩


這種類型的男孩,大多是低年級。在校園中,你可以常常看見他們騎車一閃而過的身影。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喜歡騎車呢?我猜想,學會騎車這件事讓他們很有長大的成就感以及自主又自由的感覺。現在的都市環境很少有小男孩自由騎車的機會,種籽的校園可以讓他們有空就騎,而且一個人就可以做。只要遵守了校規裡的安全規範,騎上自己的第一部單車,小男孩可以在廣場中宣告自己已經長大。


我相信幾乎全部的男生都在低年級愛上過騎車,但這些男生到大了就會知道,每天都在騎車還是會膩的,不過沒關係,在種籽校園裡還有更多有趣的事在等著他去做。


 


幻想男孩


這一群男生,喜歡「講話遊戲」。「講話遊戲」是一種在口頭上的電玩,一開始會有一個主持人(也就是電腦)主持著這個遊戲,其他人都是客人,來玩這個主持人的遊戲。他們可以在任何的地方玩這個遊戲,因為只需要嘴巴就可以玩。通常講話遊戲主題會是一些武打或是搞笑的故事,也可能是其他的。


在大人的眼中,這可能是一件無聊的遊戲,但神奇的地方就在這裡,這些人只要一玩起來就可以玩很久,甚至可以到一整個禮拜六都和朋友在玩這個遊戲,而且只要一群人玩起來講話遊戲會玩到很high,最後到無法克制的地步,這也是為什麼這個遊戲才剛發明,交通車上就禁止玩。


幻想男孩是很特別的一群人,因為在其他學校不會有這種人,也不會有時間可以玩這種遊戲,可以說是種籽的特色。小至一年級,大至六年級,幾乎一半的男生都喜歡玩這種遊戲。這個遊戲大概從三年前紅到現在,連學校都特別訂了一條叫「交通車上不能玩講話遊戲」的校規,可想而知這些男生是多為這個遊戲瘋狂。玩講話遊戲的人甚至比玩魔法牌的人還多。


 


球場男孩


球場男孩泛指在球場運動的男孩,包括打籃球、踢足壘、站柱子遊戲等。只要是空堂,他們就會到球場瞧瞧,有沒有人在打球,若沒有,他們也會找到一群人打球。這是大家印象中最典型的男孩,很活潑,而且有用不完的體力,就像鹼性電池一樣,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他都可以到球場打球。


球場男孩的個性通常比較不拘小節,有話直說。意見不一時,可能就會半說理半爭吵。不過就算是吵起來,怒氣常常很快就過去了,沒多久就可以若無其事的繼續打球。話說回來,也有些男孩雖然常在球場活動,但是個性卻不是這樣,沒有辦法接受一些稀哩呼嚕的事情,有些內傷。哈哈,不過如果你是這樣,還是想辦法忘了吧!因為這樣才能趕快再玩!


相對來說,球場男孩是最需要同伴之間彼此的互動與合作,既是最陽剛,也是最溫柔的。陽剛的是,球類遊戲多半有輸贏、有強者;溫柔的是,如果沒有照顧弱者,形成合作團隊,那就玩不下去了。


 


動漫男孩


我想幾乎所有的現代小學生都有愛用電腦又愛看漫畫的小孩。雖然種籽已經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學校,但還是有動漫男孩。


在種籽,典型的動漫男孩相對來說不擅於人際互動,也就是所謂的比較宅。和開朗的男生相較,跟動漫男孩相處,你會發現只有電玩和漫畫可以扯得上話題,其他事物他都沒有什麼興趣。仔細想來,動漫男孩本來可能不是這樣子的。我猜想動漫男孩們,可能本來也有活潑開朗的一面,但因為沒有那麼順利,就退到不需要複雜人際互動的電腦與漫畫上。


    不過說真的,種籽的圖書館對男孩們來說,真是一個休息與安靜的好地方。跟人吵架了、玩累了、找不到玩伴時,躲進圖書館或電腦室當一個動漫男孩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種籽跟其他學校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有空堂。在這些空堂的時間裡, 每個人可以跟不同年齡的人互動,可以找到和自己興趣相同的好朋友。這讓

小孩充分表現出自己的性格。透過這一篇種籽男孩側寫,希望讓大家可以對種籽的男孩類型可以有更多的了解與討論。

12 意見:

野高垂降語錄










每年的下學期,野外高總會找一個適合的日子帶小孩去17米高的橋垂降。垂降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小孩能夠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懼,去做自己不敢做的事。





但,畢竟這是17米高的地方,難免有些人會對這個高度感到恐懼,所以就一直不願意下去。奇妙的是,這時候平常都很在意男女之間的距離的同學們,竟然開口幫助那些會害怕的人。來看看他們時怎麼說的吧:

   

「加油喔!

「不要往下看就好了,看著天空,想像你跨過的是種籽的圍牆。」

「你只要跨出那一小步,再來就會很好玩了,真的!」

123!加油,加油,加油!」

「這個繩子是絕對安全的,就算你失手也不會掉下去。」

「大家都成功了,你也一定可以的!」

「你不會摔下去的,這都很安全的!」

「對啊!而且如果真的摔下去了,你爸媽不是可以領一筆保險金嗎?這樣也很好啊,這樣是孝順爸媽耶。

(唉呦!你不要亂講啦!)

「我們都相信教練了,你也要試著相信他啊!

「教練和你無冤無仇,不會把繩子放開的,而且他可是『專業人士』ㄟ!



    此時沉默很久的垂降者,終於說話了:「我知道這很安全,也知道教練不恨我,但是我心裡就是不敢嘛!」



「加油!慢慢來,你一定可以的!」

「深呼吸,一下就過去了。」

「等你過了水管後,我們都會為你歡呼,這樣好嗎?」

「不然,你看他們在那邊玩水,多好玩啊!你只要跨出那一小步,就可以下去玩了!」

    垂降者默默的看著下面的男生在打水漂、摸魚,流露出羨慕的眼神。但就算是這樣,他還是無法克服他的恐懼。於是,他帶著不好意思的口氣哀求說:「我可不可以只下去玩水就好了啊?

    一旁的人馬上回答:「他們都努力的去面對自己的恐懼,而且做到了,你怎麼可以逃避呢?



「教練在下面比你還辛苦,頭還都一直抬著,你下去他就解脫了!」

「這真的沒你想像的那麼恐怖,等你下去就知道,你在這邊站著是多麼庸人自擾!」



「不下去你會終生遺憾的!」

「是啊,再過10分鐘,難得的垂降機會就要消失了! 還不趕快把握機會。」

「克服它吧!」

「你為什麼不敢呢?你在怕什麼?想清楚後,你會發現沒什麼好怕的。」

「大家都會看著你,沒在怕的啦!」

「ㄍㄧㄥ過去,加油 !」

「鼓起勇氣來!」

「我下去的時候,也是覺得很恐怖,但成功了以後就覺得很有成就感。」

「如果真的不行就算了,沒人強迫你,只是我們都希望你能克服自己的恐懼。」



平常六年級的每個人都很在意男女之間的距離,彷彿男生與女生中間隔著一道牆似的。但今天野外高的垂降,讓我覺得很溫暖。因為在垂降的過程當中,每個人都克服了自己的恐懼,而且不但沒嘲笑那些遲遲無法下定決心的人,反而不斷地去鼓勵她們,幫他們打氣。說真的,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很感動。



有人不停的鼓勵在橋上ㄍㄧㄥ很久的人;有人在一旁安慰被高度嚇到的同學;有人則用行動和言語證明垂降是一種簡單、安全,而且好玩的活動。每個人都這麼做,都是因為希望自己的同學和朋友能夠體驗到垂降的刺激。



    像我,我就是一個在橋上猶豫很久的人,因為我實在無法克服我的懼高症。想想看17公尺有多高,光用想的我就腿軟了。尤其我是想很多的人,所以你如果叫我自己去從17米高的地方垂降下來,我想都不想就直接對你搖頭。這也是為什麼我好幾次都想:好吧,跟它拼了。但站出去又說:還是算了吧。原因就是:因為我會怕。


    我終究還是下去了,但我還是帶著驚恐的心情。跨出那一小步,真的很不容易,我花了三個多小時天人交戰後才跨出去。大家一定很好奇,那我最後是如何下定決心的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同學鼓勵我的語氣和堅定的眼神。我覺得為了不辜負他們的好意,我非下去不可。現在的我回想起來,真想給那鼓勵我的人們一個超級大擁抱。謝謝他們讓我做到了!



    這次的垂降,不僅僅是一場挑戰自己的活動而已,它還是一堂讓同學之間無形的距離消失無影的一堂課。在這門課裡,我學到的不是野外求生的技巧而已。我覺得這樣的經歷是我留在心中的一顆發亮的寶石。希望以後我們這群同學,還能無時無刻都能像這次的垂降一樣不分彼此,沒有距離。



(相片來自凌永)

6 意見:

學長與崇拜

男生呢,根據我的觀察,就是喜歡競爭,喜歡強,也很尊敬比自己強的人。我想這就是學長崇拜的基本原貌。



小的時候,我在幼兒園就喜歡跟人家比強。只要男生喜歡的遊戲,例如玩戰鬥陀螺,或是下棋,都是要比強的。還記得有一次,我們連爸爸幾歲都要比,常常說:「想怎樣啦,我比你更強!」或者是聽別人說他很強很厲害時,會回嘴說:「最好是喔!」



不過,一但遇到真正比自己各方面都強很多的大哥哥在學校我們稱之為學長,那就另當別論了。不只是嘴巴不太敢再這樣亂鬥,內心更是忐忑不安。眼睛巴望著學長們玩的各種有趣遊戲,卻又因為怕輸和害羞的關係不敢加入,還要硬撐著一副「不在意沒有關係我又不想玩」的表情。面對這種情況,在種籽校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學弟們因為個性、因為機緣而出現的種種外在行為表現:有的人會咬手指頭;有人會明明看著學長玩魔法牌卻又問說:你在做什麼?有的則不斷對學長撒嬌示好。



記得一年級時,剛進小學的我,也是這樣子的。剛從最強的變成了最弱的,心理很不適應,而且又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這讓我天天都覺得很不自在,很想媽媽和幼稚園的同學。那時的我,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可以讓我依靠,這樣既可以讓別人看不出來我很弱,還可以滿足我想要跟人玩的渴望,真的是兩全其美。



到了後來我真的找到了這種人,也就是所謂的「學長」。



學長幫我卸下了心防,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告訴我該怎麼做;教我打魔法牌、打球;常常帶我去他們家等等。那時候,他是我的心目中偶像,也是因為他對我的照顧,讓我在這個陌生的環境安心了不少。



從此以後,我對某些學長就一直帶著崇拜的心情。我想這種心情大家都有過,就是打從心底覺得某人是個大好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這些我所崇拜的學長會讓我覺得他是最厲害的人:如果他會打球,那麼我希望自己以後能像他這麼會打球;如果他喜歡玩魔法牌,那麼打魔法牌就成了我著迷的事物。



在我的記憶裡,學長有三種。第一種是很溫柔,對學弟們無微不至的學長。第二種是很會玩,跟他在一起你會會一直笑的學長。第三種是會主動找你玩,跟你互動關係比較像是朋友的學長。但其實「喜歡」學長,不一定是「崇拜」學長,有些我學長我雖然喜歡,但不一定崇拜。崇拜是除了喜歡以外,還包含了尊敬與依附別人的安全感。像我,我崇拜學長到一個非常深的地步,想每天都想要找他玩;想和他同班;想和他校外教學同組等等。幾乎所有的事我都想跟他一樣或和他在一起。如果單單只有喜歡,我是不可能做出這些事來的。我就是這樣喜歡我所崇拜的學長, 跟崇拜的學長在一起,我就有安全感,甚至對於學長們即將畢業這件事實,感到十分的不安和憂慮。



    但這樣的日子終究會結束,自從學長一一畢業後,我的校園生活也漸漸有了變化,原本喜歡跟著比我大的人玩的我,現在只好自己想辦法找樂子;原本學長會在下雨時跟我打球,現在只能望著雨,期望哪天學長會回來陪我打球。隨著學長們的畢業,我在種籽的空堂生活,似乎漸漸失去了重心與穩定感。



失去了在校園中可以找尋歡樂的學長,我轉而期待可以跟同年級的同學玩得很融洽,尤其是放完暑假,我最是期待開學後和同學可以玩的很開心。可惜的是,開學之後卻常常大失所望,因此心情低落煩躁。現在想起來,我覺得同學之間,雖然一起上課互動的時間最多,理論上是感情最好的一群,可是彼此競爭摩擦或是不確定的試探也都多。不知道其他的種籽男孩以後是否也會跟我一樣,在五六年級時喜歡崇拜的學長們陸續畢業之後,有一段失落煩躁的日子呢?



最後一個學期,我決定自己要試著當一個好學長。其實有很多學弟也想跟著我玩,只是我之前沒有那麼專心地對待他們。當一個好學長要試著更從學弟的需要來考慮,我雖然可以頭腦上可以考慮,行動上卻是比較急,經常需要提醒自己要有耐心。我可以跟低年級的小孩玩追來追去的遊戲,跟中年級的小孩玩一些好笑的遊戲,在他們眼中,我就是好笑跟好玩的學長吧跟他們玩,很有單純、好笑、好玩的快樂。



所以呢,當一個好學長說難也不難。只要你願意和他們玩,讓他們覺得很溫暖,就像我喜歡的學長給我的一樣,那就很不錯了。學長崇拜說穿了,就是大的可以帶小的,小的在旁邊可以安心,然後在空堂的混齡時間,有一段溫馨自在的學長學弟情誼。






2 意見:

種籽澎湖校外教學


影片


這是我和媽媽剪接的影片,主題是種籽去澎湖校外教學,

相片提供是凌永、國生、阿貴、阿包(也就是我)





0 意見:

謊言

騙局,既真實又虛假,

就像影子一樣,雖然看起來很像,但其實是假的。



現在的我,常常覺得自己活在騙局中,

已經缺少了"信任別人的勇氣"

常常覺得,別人總是在欺騙我,總是要對我不好...

諸如此類負面的想法,在我腦袋裡滋生。



我是一個聰明的小孩,聰明到知道怎麼說謊。

說謊,才不是簡簡單單說了個不真實的東西,就好了。

說謊,就像在邊故事一樣,你得說的完整且帶點真實感。

設下一個騙局,讓你獲得利益,這就是說謊。

我總是可以欺瞞,但往往不能拆穿別人對我的欺瞞。

恐怕是因為太了解謊言,所以我才會一直覺得別人在欺騙我吧?



當你說愛她,但你喜歡的是我,這是一種謊言嗎?

 
我其實是很愛你的,但因為種種原因,我不能愛你。那我是不是也在對自己的心撒謊?

你愛她但她卻不愛你,事實和你想的不一樣,那是否也是一種騙局?

為了保護你而說謊,這樣的謊言,是好是壞?

是因為我說了太多試探的謊言,所以我們才會分開的嗎?



謊言就像是核能發電一樣,便利,但使用太多就會有風險。

說謊的後果,想必你我都知道,那就是失去信任。

其實我也不知道,一個人失去信任後,到底會是甚麼樣子。不過就被一個人討厭而已啊...



有時候,我真的會忍不住要說謊。

因為謊言真的太好用了,一想到謊言能換來的好處,我就覺得很心動。



有時候,我也試著換個角度想:如過是我被騙呢?

我的第一個感覺是:無辜。

為甚麼要騙我?

緊接而來的是憤怒,他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

最後一個複雜的情緒是悲傷,我那麼信任你,結果你回應我信任的是謊言...

知道自己被騙的感覺,其實還蠻不好受的。



一個人可能還好,但有時,我會覺得大家一起在耍我

這種敵意特別強烈 ,所以有時我會覺得和某群人在一起時會特別不自在。

可是到底是因為甚麼呢??我也努力試著去了解...



謊言有兩種:逗人與騙人

這兩種都常常出現在我的生活裡,我偶爾會逗人,偶爾會欺騙別人。

但如果我不小心出錯,在該逗人時騙人,或是在該騙人時逗人,

誤會和擦槍走火就會發生...

這時到底該逗人還是騙人就得分的很情楚...



謊言有時候是真的.

真實有時候是假的.



真實和虛假的朋友 大有不同 

就像士弘有一次給的簡體繁體學習單上面寫的一樣



希望有一天 我可以分辨它們的差別

0 意見: